回歸本源的力量:我對做產品和投資的思考
當我們剛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身邊往往會有許多人好心教給你一些套路。這里的好心是真的不打引號的,是對方真心實意希望我們能夠走上一條fast track。
然而在我人生過去了三分之一后,思考和經歷了許多許多事情,特別是閱讀了大量歷史和各種人物的書籍,我越發感覺到專注于事情的本質,少一些套路,才是成功的真正王道。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其實在加速各個行業的資源往優質的產品本質去集中。
這么多年,我們看看身邊的那些做產品的公司,最終能長期并且持續長大的,都是專注于用戶極致體驗和產品本身的公司。消費品中的汽車,這兩年國產車已經出現了分化,而那些專注于產品打磨的長城,吉利,長安等都在過去幾年獲得了很大的回報,無論是產品銷量還是股票的市值。
另外一些一直折磨通過營銷策劃,或者銷售套路來賣產品的公司,已經和產品類公司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我們再看家電,格力和美的,雖然管理層風格不同,但是也都是大規模投入研發,做出好的產品給用戶的。特別是當移動互聯網出現后,好的產品迅速被市場所認知。過去有許多公司,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的銷售,依靠的是比較強的渠道。這些公司通過三四線和一二線城市的信息鴻溝來賺錢,今天這些錢已經不可能賺到了?;ヂ摼W,無論是線上和線下的渠道,幾乎滲透到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同樣的例子發生在我們的服裝企業。記得很多年前,中國有一大批在中國生產,然后去歐洲注冊(主要是意大利),然后再賣到中國各大商場的“外資品牌”。
許多這些品牌的衣服,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沒有一件的銷售,但是售貨員會告訴你,這是意大利名牌。而大量對于品牌不了解,崇洋媚外的中國人就會上當。十幾年前,我就有許多表哥表姐會來問我,某某牌子的衣服在美國看到過嗎?今天,那些玩套路的服裝企業也完全銷售,互聯網繼續打破越來越多的信息不對稱。
中國人對于服裝品牌的認知已經達到了美國,甚至歐洲人的水平。而中國本土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奢侈品和服裝市場。而這幾年,我們又看到炫耀性消費在下降,實質性消費在起來。小米之家,網易嚴選等越來越因為其優良的品質和性價比被大家所認同。
整個消費行業信息不對稱的錢越來越難賺。市場在回報那些真正做出優秀產品的公司。
關于人生和投資研究更是如此。讀高中的時候,我們寫作老師跟我們講過一個KISS法則,代表Keep It Simple, don't be Stupid。
就是寫文章要語句簡潔,越是復雜的語句,語法上越是容易從錯。而在我們的人生和投資中更是如此:做簡單的事情,然后做到極致。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投資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一件事情:找到一個好公司,然后一直持有。如果你做不到,那么就要做很多事情,比如宏觀大勢,板塊輪動,行業趨勢,全球經濟,政治政策等等。。。
這一點對我的啟發特別大。年紀越大,越開始理解投資的本質是什么,就是優化社會資產的配置。這里面可以是買入估值過低的價值股,也可以是買入高速成長的明星股。但背后本質上都是價值投資,優化整個社會資源配置,去將資金配置到給社會創造價值的公司上去。時間越長,價值投資的威力就越強大。而剛剛入行做投研的時候,許多人往往會執迷于做波段,看K線,打聽消息等等去賺快錢。有時候波段做成功了,有時候失敗了。長期看這些套路對于投資的價值非常非常小。
全世界也幾乎沒有依靠做波段成為投資大師的人。套路或許是短期的一個Fast Track,長期看價值幾乎是零。包括人生也是如此。
記得我們剛剛畢業的時候,都要參加就業面試培訓。如何提高一些面試的溝通技巧,如何包裝自己的簡歷等等。當然,最終的這些技巧對我們許多人找到第一份工作很有幫助。但是在十幾年后,我越來越深刻的理解到,人生的這些小技巧在時間長河中也沒有太大幫助。長期來說,對于我們的職業生涯影響最大的只有一點:能力。
今天,一個人的能力在充分交流中是很容易被識別的。而且也是因為移動互聯網,對于人的信息也越來越透明。除了一些非常初級的工作外,相對資深的職位都是可以通過各種網絡渠道對于一個人進行全面了解的。甚至參加一些同學聚會,你會發現同學中最優秀的人就是那些能力最強的,市場是非常有效的。
甚至許多上市,以及非上市的公司,短期的各種各樣套路在時間的長河中不值一提。非上市公司中,絕大多數能夠最終殺出來,無論是成功的被并購還是完成上市等資本退出,都是真正優秀的企業家,在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產品。真正的2C或者2B都是很有價值的,而所謂的2VC套路幾乎也行不通。這個世界上其實傻子不多,而如果你不能在一群人中發掘那個傻子,那你自己可能就是那個傻子。
上市公司也是如此,那些依靠資本運作,不斷變化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正逐步被市場所拋棄,這個趨勢在全球都是一樣的。而一心一意做產品,專注于主業的好公司這幾年都在獲得市場的回報。
善與惡的回報,或者報應,在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時間變得越來越快,也越來越有效。我真心覺得這是一個不斷正向回報好人,好產品,好企業的時代。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的勿忘初心,在20年后回報了他成為全世界的首富。這個內部文化殘酷的公司,卻給整個社會創造了巨大的財富。
回到開頭的主題,投資和研究最終還是回歸到本質。尋找創造價值的企業,幫助優秀的人或者公司去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而一些投資的套路,長期看對投資回報率的貢獻是負的。巴菲特這個最讓我欽佩的投資人,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能夠把這些想清楚了。
Slow is fast,沒必要去尋找捷徑。那些尋找捷徑的人,都是擔心時間不夠,擔心明天就會死去。而事實上,時間是優秀的人,產品,商業模式,方法論等最好的朋友。
一些個人感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溫馨提示:
以上信息僅作參考,客戶保留所有信息(文字,圖片,視頻,以及其它多媒體)等內容修改的權利。最新的內容,以企業官方為準!